028-84533538

邮箱:xdyyglyj@163.com

首页 前沿资讯 热点关注
官方通报:这类常见“副业”正在被严查,近万名医务人员违规!
2025-08-03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师“挂证”等情况开展核查的公告》(下称《公告》)。 

图片来源:国家医保局

国家医保局对全国定点零售药店4月份以来的医保结算数据进行了筛查分析,发现部分药师姓名(对应同一身份证号)出现在多家定点零售药店的药品费用明细中,可能存在药师信息被假冒或药师“挂证”的违规情况。

本次核查共有9563名医务人员被发现可能涉及违规“挂证”。

梳理发现,大部分医务人员“挂证”在2家药店,但也有部分医务人员“挂证”药店较多。其中,有293位医务人员“挂证”超10家药店,更是有6位医务人员“挂证”超百家。“挂证”药店数最多的一位医务人员达198家。

《公告》明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规分类处理。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限期整改、暂停医保服务协议、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等处理;对涉及违反药品经营管理有关规定的,移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对涉及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行业“挂证”乱象正在被严肃查处

所谓“挂证”,是指医务人员将自己的证书(如医师执业证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以出借、出租的方式注册在医疗机构,但实际未在注册的医疗机构执业的情况。无论本人是否收取医疗机构费用,都属“挂证”行为。

其实,“挂证取酬”在业内并非新鲜之事,发现之后被严肃查处的案例也并不少见。

4月2日,某市纪委监委公布了一起医务人员违规“挂证取酬”案例:

罗某是一家公立医院外科主任,2020年7月至次年12月,他在医院工作期间,违规将个人的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在某药店,作为该店正常营业的重要资质。罗某每月从该药店获取500元的报酬,累计获利9000元。2024年12月,罗某因违反有关规定挂靠证书获取非法利益,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此前,某市卫生健康监督所执法人员曾对某西医内科诊所现场巡查时发现一份《诊所合作协议》,通过调查确认:贾某某与吴某某签署《诊所合作协议》,贾某某将本人医师执业证书等租借给吴某某用以开办诊所,并担任该诊所的主要负责人,每月收取3000元报酬,协议约定租用期限10年。

被查处后,相关部门给予当事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通过朋友、同学、熟人关系“拿证挂靠”,想在工作之余“躺赚”些其它收入,这种现象在医疗行业很是常见。甚至在这条灰色产业下,不少医生有“出租”证书被查被罚的经历。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纪检监察部门指出,这种行为看似是对个人资质的 “合理利用”,实则严重扰乱医疗秩序,潜藏药品安全隐患,直接损害群众就医权益。